为铭记南京大屠杀惨痛历史,缅怀无辜死难者,纪念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2022年7月29日及8月1日,我院“红途话构”实践团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与对先烈的敬仰之情来到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利济巷馆区。
图为“红途话构”实践团在胜利广场合影
7月29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利济巷馆区。通过窄窄的入口,有三位衣衫褴褛的女性雕像,其背后是一滴硕大的“泪珠”,饱含着对侵略者的控诉与对生的渴望。右侧是与屋顶齐高的幸存者照片墙,每一张照片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生命的破碎。实践团成员纷纷捐了款,手捧白菊向她们默哀。从A馆进入,场馆布局极为简洁,窄小的走廊两边是对称的房间。室外日光灿烂,生机盎然,与屋内大字报上满目疮痍的世界截然不同。从天花板垂吊而下渐次形成的同心圆围绕着一滴硕大的泪珠,展厅墙上的半截女性雕像在哭泣,泪水滴落溅起回响,在实践团成员的内心引起震荡。离开展区后,实践团成员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
图为“红途话构”实践团在群像前默哀
8月1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灰色的建筑物映入眼帘,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其中瑟瑟发抖的夫妻雕像、满目惊恐的小孩雕像、步履蹒跚的老人雕像……使往来人群驻足良久,长叹离去。
图为“逃难”群雕之一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入侵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被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图为南京大屠杀史实馆中“300000遇难者”的石碑
走进南京大屠史实馆,视野便暗了下来, 1213张幸存者照片上哀戚的目光、载满遇难者资料的书架、惨被日军蹂躏的金陵一隅,都是那段沉痛历史的具像。实践团成员步伐沉重,眼眶泛红,看着泛黄纸张上的凌乱字迹,看着坑内的骨骸,看着多媒体上播放的那扭曲的、毫无人性的法西斯面孔……生命的重量是遗骨的分量,是埋尸记录的分量,是幸存者日记的分量,是幸存证人证言的分量。无论是垂首的战犯,还是泪流满面的证人,都注定引发一场发生在内心的海啸,“史实”两个字是静默的灯光带着黑白的影像一遍遍冲击着内心。实践团成员表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份证言都是弥足珍贵的。受害者们逐渐远去,但历史永远伫立”。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遇难同胞献花
走出南京大屠杀史实馆,来到胜利广场。通过一条布满历史见证人深浅不一的脚印的小道,是落满石子的“万人坑”遗址。胜利广场阳光普照,池面波光粼粼,面对着胜利之墙,在实践团成员的心中,墙面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
图为和平广场女神雕像
南京大屠杀是一场浩劫,应该成为全人类的记忆。“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近代以来的百年时光里,在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磨难后,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和平与合作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历史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铭记这段历史,就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摒弃偏见和歧视,消除仇恨和战争,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
图为“红途话构”实践团在南京大屠杀史实馆中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将秉持着“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勿忘国耻,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坚定不移地参与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